賽博的轉型是個極大的挑戰,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和賽博董事長張瑞麟 Steve攜手合作,打造一個全新的賽博。
賽博數碼的興起是在大陸IT市場高速增長的窗口期。最高峰時曾有57個賽博數碼廣場。
隨著IT產品進入成熟期,大陸電子商務的興起,傳統綫下賣場型的賽博數碼廣場首當其衝的營收獲利受到嚴重的衝擊。陸續關閉虧損的據點,至今只剩二十幾個小有盈利的分店。
面臨如此巨變,張董尋求我的協助,指導賽博轉型。我仔細的分析了綫上和綫下渠道之優劣勢給張董聽。
綫上電子商務渠道之優勢在於銷售成熟期的產品,並且透過大流量創造一個Marketing Pull的力量,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眼球。但是,綫上購物的消費者由於選擇太多反而比較沒有耐心。碰到看不懂的產品就直接忽略。因此,綫上渠道之轉換率也比較低。
綫下傳統賣場渠道之優勢在於銷售誕生期和開始增長期的新產品。透過導購人員的協助,讓消費者能夠試吃、試穿、試用、試體驗。因此能夠產生一個Sales Push的力量,使得綫下渠道的轉換率相對來說比較高。
因此,我給賽博開的三個藥方就是,1)綫下傳統渠道改成展示體驗創業創客的新產品,這就是必酷賽博。2)賽博互聯網化,推出賽博電商結合必酷賽博形成O2O的生意模式。3)進軍海外市場,將大陸的創客產品銷往國外,並且引進海外創客的原創產品到大陸市場。
第三點的策略首先落地到日本,因為日本人的品質要求最高,如果成功進入日本市場,那麼進入亞洲國家也不會有問題。同時為了避開大陸的山寨和價格割喉式競爭,我們選擇了大陸觀光客到日本的熱潮,推出各種互聯網服務,方便陸客採購各種新奇酷產品。
在初期,不僅僅賽博的張董不理解創客和其產品,賽博的老團隊更是惶恐不安,不知道要去那裡找產品。因此在2013年底,我特地安排了張董去深圳、廣州拜訪了許多T&F的創客創業團隊。這次參訪非常成功,讓賽博張董堅定不移的執行這些策略。
賽博也重組了團隊,淘汰掉無法改變腦袋和抗拒變革的老人,大量引進年輕新血並且賦與重任。加上賽博來自富士康的強大執行力基因,在短短的一年半裡取得了驚人的進展。
今年8月28日,我參加了賽博日本分公司的開幕儀式並且做了「產品4.0時代,日本再興起」的主題演講。台下坐了150多來自日本各大集團的高層,讓我見証了賽博的驚人執行力。
與會的三個日本貴賓分別上台致詞,首先向賽博張董致歉。因為去年年底張董分別拜訪這些日本合作夥伴並且提出合作計劃時,他們都認為張董不了解日本文化和市場,這個商業計劃不可能成功。如今看到賽博展示的產品和成果,分別對自己的失言道歉。
這三位致詞嘉賓來自不同的集團,但是他們的致詞都涵蓋了一個共同的話題,就是 Cyber Speed。他們對賽博的執行能力和速度都深為折服。
打工玩的是個人的長板,創業玩的是創業者自己的短板。我很高興我和賽博張董能夠長短板互補。賽博的轉型必定會成功,這個長短板互補會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關鍵。